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全面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

日期:2020-12-21

2020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会13日在深圳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出席峰会并发表致辞时表示,“十四五”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金融力量。



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在2020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会上从金融业的数据驱动、运营机制、业务模式、生态体系、风险防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金融科技对行业的重要意义。


一、数据驱动:对金融业的三个作用


范一飞表示,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倍增作用,实现靠数据支撑决策,用数据辅助管理。


从数据基础角度,应将数据治理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加强数据标准、数据模型、数据架构的建设管理,厘清数据权属关系,做好分级分类,强化隐私保护。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体系,为决策管理夯实数据基础。


从数据能力角度,应建设支持信息整合、建模处理、算法分析的综合性数据中台。打造科技赋能、数据驱动、业务联动的能力中枢,为决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从数据应用角度,应运用海量多维数据,实现离散信息整合和特征关联。将单场景信息增益叠加为多场景、图谱化的高价值数据。深挖数据潜能,提升业务洞察能力,增强决策管理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二、运营机制:重塑组织形式、基础架构与建设能力


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范一飞认为金融机构应开拓创新,加快运营机制的敏捷重塑。


在组织形式方面,金融机构IT系统要推动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治理转变,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以场景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转型。通过金融科技子公司、创新中心等方式,探索有利于科技成果应用、产品服务创新的敏捷化组织形式,提升金融对百姓诉求和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在基础架构方面,打造兼容异构、平台化、组件化的数字底座,有序推动向多节点并行、数据分布存储负载动态均衡的技术架构引进,实现系统资源的弹性部署、敏捷利用和灵活调度。


在能力建设方面,全面塑造数字思维,健全有利于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选用育留的激励机制。运用敏捷研发、开发运维一体化等方式,提高产品研发质量和交付效率,持续激发数字创新活力,提升金融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业务模式:再造金融业务的流程、体验、渠道


在全球金融业版图重塑的过程中,传统金融中心面临转型,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务模式正在崛起。过去几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迅速。范一飞表示,金融机构应与时俱进,聚焦业务模式的智慧再造。


首先要重构业务流程。金融机构要积极运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动态评估和深度优化业务流程。打通部门间的业务阻隔与流程断点,实现跨角色、跨时序的业务流程灵活定制与编排,全方位提升业务处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优化业务体验。构建融合用户场景与服务的营销管理体系,对用户进行数字化认知,结合用户偏好打造情景感知式金融服务,为不同客群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有温度的定制化方案。


三是融通业务渠道。运用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实体网点向多模态、沉浸式、交互性智慧网点升级。基于全局统一客户视图,实现线上渠道与实体网点间信息互通共享、服务无缝衔接,打造高效融通的全渠道服务能力。


四、生态体系:搭建平台、强化服务、深耕场景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金融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企业。范一飞指出,金融机构应通过多向赋能,推动生态体系的协同共建。


一是构筑数字生态平台。金融机构要打造对内聚合产品与服务、对外连接合作机构与客户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探索平台加生态的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数字生态从线性链条向互为支撑、互促共进的网状矩阵结构转型。


二是强化数字服务能力。运用API、SDK技术对业务进行整合、解构与封装,打造模块化、嵌入式数字服务。支持合作机构以乐高拼接方式组合使用,提升金融服务触达能力。


三是深耕金融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服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全面融入实体经济关键动脉,广泛渗透到教育、医疗、交通、社保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让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破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障碍。


五、风险防控:共享信息,穿透式评估,联动式处置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科技的出现并没有改变金融业务的本质,安全和风险防控仍是金融行业必须守住的底线。范一飞最后指出,金融业可以通过利用科技赋能,从而加强金融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扎牢织密金融创新安全网。


一是建立涵盖不同市场主体的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多方协同的风险监控平台,动态感知风险全局态势,增强全天候自动监测能力,实现风险看得见。


二是穿透式风险分析评估。利用数字化手段透过复杂业务表现,把握金融本质和风险实质。将风险归类分级并深入分析关联关系,准确研判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到风险辨得清。


三是联动式风险预警处置。建立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的联防联控体系,构筑异常交易自动化拦截与高效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高金融业风险抵御能力,做到问题早预警、漏洞早补救,确保风险管得住。


202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指导下,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与上海管会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并推出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认证项目”,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金融科技“人才技能认证”、“人才教育培养”、“人才价值生态”体系。




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的课程,既包含了传统的金融核心课程,还设置了区块链、大数据、机器学习、Python等硬核技术课程。此外,研究院还邀请国内顶级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技术大咖分享金融科技技术场景应用内容。确保知识体系紧贴国际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沿,并能持续更新知识体系。



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的推出,为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高等院校提供了可供借鉴和信赖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评价标准,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的重视。众多金融、金融科技从业者都报名参加了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课程学习。


推荐阅读:

【CGFT专访】立信金融科技学院副院长殷林森:人才缺口远超150万,高校应用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需多方合作

【CGFT专访】中泰证券科技研发部总经理何波: 以金融科技构建业务护城河 争做行业领跑者

【学员风采】“杨”帆远航,CGFT学员追求的岂止是荣耀?

【学员风采】听说这位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新学员,是鼓山文化的副总裁兼CFO?

【学员风采】准高金EMBA校友、湘财证券金融科技项目负责人,为何毫不犹豫首选CGFT?

【学员风采】为何高金在读MBA帅哥、纯理工背景的银行金融科技PMO,第一时间报读CGFT?

【学员风采】 不去大厂,投身金融,从电子商务到金融科技的跨越

【学员风采】“99后”小姐姐,有颜有才,为热爱奔涌,爱我所爱

【学员风采】入职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 清华、鲁汶双硕士“学霸”却常怀“空杯”心态